2021年07月02日 0 不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
百年初心,歷久彌堅。
追憶百年崢嶸歲月,
傳承奮斗青年先行。
今天讓我們一起,
重溫紅色歲月,循著黨的足跡;
銘記光輝歷史,汲取奮進力量。
01
黨史上的今天
黨史回眸
1923年6月15日
中國共產黨理論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廣州創(chuàng)刊,瞿秋白擔任主編。由瞿秋白翻譯的《國際歌》的中文歌詞首次在這個刊物上發(fā)表。
1948年6月15日
由《晉察冀日報》和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合并而成的中共華北局機關報《人民日報》在河北省平山縣里莊創(chuàng)刊,毛澤東為《人民日報》題寫報頭。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報社遷入北平。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決定將《人民日報》轉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并沿用1948年6月15日的期號。
1949年6月15日-19日
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首次會議在北平召開。參加這次會議的包括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界民主人士、國內少數民族、海外華僑等23個單位,134人。會議通過了《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組織條例》和《關于參加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單位及其代表名額的規(guī)定》,選出了籌備會常務委員會,推選毛澤東為主任,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為副主任。
1953年6月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確定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實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方針。毛澤東在會上第一次比較完整地闡述了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的基本內容。12月,中共中央批準中央宣傳部《為動員一切力量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斗爭——關于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
2001年6月15日
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6國元首共同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在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5國元首會晤機制基礎上正式建立上海合作組織,并將我國提出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fā)展為基本內容的“上海精神”寫入成立宣言。2004年1月,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在北京成立。
2001年6月15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
02
歷史瞬間
1948年6月15日,晉冀魯豫解放區(qū)《人民日報》與《晉察冀日報》合并后出版的《人民日報》創(chuàng)刊號。
03
紅色人物
龔飲冰:袈裟拂霜刃 萬金照清貧
龔飲冰(資料圖片)
【名片】
龔飲冰(1896-1976),湖南長沙人,畢業(yè)于湖南大學法政專科。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國共合作期間擔任國民黨湖南省黨部秘書,以公開身份做聯(lián)絡統(tǒng)戰(zhàn)工作,與謝覺哉一起辦《湖南民報》,擔任湖南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主委和黨團書記。1927年“馬日事變”發(fā)生后,開始長達20余年的秘密情報工作,在上海領導建立了多部秘密電臺。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政務院輕工業(yè)部副部長、中國銀行總經理、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xié)常委等職。
他,協(xié)助鄧小平取得了廣西百色起義勝利。
他,西裝革履,是為黨理財的“資本家”。
他,披著袈裟建電臺,毛澤東笑稱他為“和尚部長”。
他,一身戎裝,赴上海接管中國銀行。
他就是湖湘隱蔽戰(zhàn)線的又一位尖兵——龔飲冰。
“六大”回國打前陣,百色起義作先鋒
1928年,黨的六大在莫斯科召開。龔飲冰作為中央指定代表參會,代號為6號,任文書科科長,協(xié)助大會秘書長周恩來圓滿完成黨的六大文件的有關任務。
黨的六大結束后,為了保證代表們的安全,中央派龔飲冰和李立三、蘇美一、向忠發(fā)四人第一批回國,由龔飲冰在哈爾濱設立交通站,負責接待代表回國奔赴內地的事宜。
一些代表留在蘇聯(lián)學習或工作,其他代表則分散回國,有從滿洲里入境的,也有從綏芬河入境的,還有偷越邊境回來的,哈爾濱交通站的任務十分繁重。
1929年7月,受中央委派,龔飲冰隨鄧小平同志去廣西南寧組織起義,負責機要聯(lián)絡工作。他多次往返于廣西上海之間,匯報廣西革命統(tǒng)戰(zhàn)和南寧兵運斗爭情況,傳達中央對廣西組織的指示。
11月初,龔飲冰帶著中央關于發(fā)動左右江起義和成立紅七軍的指示到達百色,與鄧小平、張云逸、陳豪人等共同制定了百色起義計劃。接著他又趕到香港、上海向廣東省委和中央報告,為百色起義勝利和創(chuàng)建紅七軍作了大量的工作。
繡莊從南開到北, “和尚”潛伏建電臺
1931年以后,上海黨中央機關受到重創(chuàng),組織派龔飲冰以做生意為掩護。他化名龔澤鴻,用黨的經費同他人合伙開辦萬源湘繡莊,出任總經理。萬源湘繡莊從廣州一路開到滿洲里,設立多個分號,成功經營了一個供黨中央使用的秘密聯(lián)絡和交通系統(tǒng),同時也為黨提供了不少活動經費。
為便于隱蔽活動,龔飲冰于1934年在長春參加佛教協(xié)會,以佛教居士身份為掩護,在天津、北平、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地從事地下工作。后又削發(fā)摩頂,身披袈裟,以化緣和尚身份躲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緝捕追查。
抗日戰(zhàn)爭時期,龔飲冰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繼續(xù)潛伏,在日偽軍和蔣管區(qū)從事秘密斗爭。1938年初,他受命負責組織滬寧杭地區(qū)的交通情報財務工作,領導李白等同志建立了三個秘密電臺,保證了上海與延安的交通聯(lián)絡,是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主人公的原型之一。直到1942年9月,上海與黨中央電臺的聯(lián)絡工作都很順利,成為連接地下黨同黨中央的重要橋梁。
亂世為黨管經費, “商人”投資建銀行
1943年,重慶。國共兩黨合作抗戰(zhàn),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軍辦事處、新華日報社均在重慶設有機構。經過周恩來的同意,龔飲冰西裝革履,以湘籍“商人”身份,用我黨的部分經費投資參與籌建建業(yè)銀行。
1944年6月1日,建業(yè)銀行總行于重慶正式開業(yè),職工30余人,屬小型銀行。戰(zhàn)時通貨膨脹,重慶有銀行、錢莊多達二百家,“數目嚇人”。建業(yè)銀行開業(yè)初期,由于董事間矛盾、經營不善等原因,僅半年便虧損1800余萬元,并有不良貸款3000萬元,形勢嚴峻。
1945年1月龔飲冰代理總經理,在戰(zhàn)時貨幣嚴重貶值的情況下,他及時拿出當年最能體現(xiàn)價值的美元現(xiàn)鈔12000元投入行中,穩(wěn)定人心,并以它作價承擔部分不愿繼續(xù)投入的股東之增資額。同時,建業(yè)銀行又吸收了地下黨員盧緒章主持經營的“廣大華行”入股,盧任常務董事。建業(yè)銀行在龔飲冰的主持下,業(yè)務經營漸有起色,隨后呈現(xiàn)蒸蒸日上的趨勢。
龔飲冰在亂世中苦心經營著建業(yè)銀行,掩護黨的地下工作,管理黨的經費,為黨“疏通”各種關系。在解放戰(zhàn)爭中,錢之光等人撤離上海時,還留有一些黃金未帶走,需要轉移并重新熔鑄,在龔飲冰的幫助下成功轉移。
1946年,毛澤東赴重慶同蔣介石談判,龔飲冰利用其銀行家身份四處活動,掌握敵特活動情報,在重慶中共辦事處向毛澤東匯報長談。1948年,龔飲冰調解放區(qū)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工作。1949年,隨劉少奇在天津搞調查研究,制定我黨接管各大城市的政策方針和行政方案。
一身戎裝現(xiàn)上海,出任銀行總經理
1949年春,解放軍百萬雄師即將過江,龔飲冰被派南下江蘇丹陽,準備接管上海。5月27日,上海解放。5月28日,龔飲冰手持陳毅、粟裕簽發(fā)的命令,身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裝,以軍管會首席軍代表名義,出現(xiàn)在上海灘,接管擁有4000余員工的中國銀行。
當龔飲冰宣布中央對中國銀行“保留原名義、原機構、原封復業(yè)”的接管政策后,會場內先是一陣沉寂,迅即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6月4日,華東局傳達中央關于接管的方針,軍區(qū)司令部發(fā)出命令,派龔飲冰為中國銀行總經理。在中國銀行地下黨和銀行員工的協(xié)同努力下,6月6日,銀行正式復業(yè)。當年“潛伏”在小小私營銀行的總經理,變身為真正的中國人民的大銀行家。
建國后,龔飲冰擔任過眾多職務,但一直兼任著中國銀行總經理。在1949年至1973年的24年間奉獻在中國銀行,開啟并見證了中國金融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龔飲冰在去世前交代:“所有的東西都要交給組織,去香港的時候做了幾身好西裝,要交;家里有一臺彩色電視,要交;有一臺比較好的照相機,也要交;存款要交黨費;房子、家具都是公家的,你(龔飲冰之孫龔克)就回你父親那兒住,不要占公家的。”
04
紅色影片
《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劇照
解放軍某部剿匪小分隊奔赴牡丹江,深入林海雪原,偵查員楊子榮與衛(wèi)生員白茹趕來支援。為了瓦解土匪勢力,楊子榮潛入土匪老窩威虎山。為了取得匪首座山雕的信任,楊子榮獻出先遣圖,被封為“老九”。然而狡猾多疑的座山雕還是給他設置了一系列考驗,楊子榮一次次化險為夷。他在與土匪們周旋的同時,為山下的戰(zhàn)友傳遞情報、組織戰(zhàn)斗。在座山雕的壽辰“百雞宴”上,小分隊根據楊子榮的情報成功進攻威虎山并剿滅全部土匪。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學習教育官網